青阳县:“小村规”撬动基层治理“大效能”
时间:2025-07-02 00:08:10 出处:热点阅读(143)
近年来,青阳县坚持党建引领,以村规民约为抓手,创新基层治理模式,推动村民自治与德治、法治深度融合,形成“一村一约、一约一特色”的生动局面。
民主协商定公约 村民唱响“主角戏”
该县将村规民约作为村民自治的重要载体,通过“座谈征集、调研走访、研讨修订、表决通过”四步法,确保公约“从群众中来、到群众中去”。杜村乡红光村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双渠道广泛征集民意,召开村民代表大会2次,开展“党群屋场夜话”活动11场,组织党员、乡贤、群众代表逐户走访收集意见建议56条,利用村级微信群发起“村规金点子”征集活动,吸引300余名村民参与讨论。
经反复研讨修订,该村形成涵盖环境卫生、矛盾调解、公共设施维护、移风易俗、信用诚信、生态保护、文明旅游等16类具体条款的村规民约,并通过“一户一签”的方式实现村民知晓率100%。村民从“旁观者”变为“制定者”,村规民约成为村民行为的“硬约束”。
多元宣传润民心 文明理念“活起来”
为让村规民约“上墙”更“上心”,各乡镇创新宣传形式,推动村规民约从“立在墙上”转化为“驻在心中”。杨田镇通过墙绘、标语、乡村大舞台等渠道立体传播,并持续开展“村规民约进万家”活动,组织镇村干部、志愿者深入村组、农户家中,面对面讲解村规民约的意义和作用;乔木乡将村规民约编成朗朗上口的“三字经”“顺口溜”,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进去,激发广大村民自我管理的积极性,引导村民自觉践行村规民约,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
创新实践显实效 治理难题“巧破解”
为持续推进乡村有效治理,该县立足实际,指导各地将村规民约与重点工作结合,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治理模式。朱备镇东桥村以“好人文化”为切入点,建立“好人好自己老百姓说事点”,邀请“村内好人”参与矛盾调解,让“小事不出村、矛盾不上交”;杜村乡红光村引导村民自发组建环境维护队、治安巡逻队等志愿组织,累计筹集资金17万元用于修缮村道、安装路灯,该村公共设施完好率从60%提升至98% ,形成“人人参与、人人尽责”的治理格局。
监督保障促长效 刚性约束“树新风”
为确保村规民约落地见效,该县形成“制度管人、道德育人、文化养人”的基层治理新格局。庙前镇华阳村实行红黑榜公示制度,设立“正负面清单”,并推出“爱心超市积分制”,将履约情况与信用积分、政策优惠等挂钩;木镇镇越路村将产业发展融入村规民约,以公约规范油茶种植、土地流转,形成利益共享、责任共担的产业发展模式,还将该县“好媳妇”宋云香的事迹写入村规,设墙展示、给予奖励,带动更多村民践行孝善,让村规成为美德传承的纽带。通过柔性引导与刚性约束并举,村民从“要我遵守”转变为“我要参与”,自发组建环境维护队、治安巡逻队等志愿组织,形成共建共享治理新格局。
村规民约不仅是基层治理的“软方法”,更是乡村振兴的“硬支撑”。该县将持续深化村规民约与党建、产业、文化的有机融合,推动“约”出文明新风、“约”出治理效能、“约”出发展活力,打造和美乡村示范样板。(通讯员 青宣)
猜你喜欢
- 数据解读|关键指标彰显中国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强劲动能(图片保留)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工业经济正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1-2月份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5%,较去年12月份加快1.1个百分点,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分行业看,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,39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其中,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6%,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5%,均高于规上工业整体增速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9.5%,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2.2%,智能产品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从区域发展看,东部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3%,中部地区增长6.9%,西部地区增长7.1%,东北地区增长5.8%,区域协调发展趋势明显专家分析指出,随着科技创新持续发力,产业升级步伐加快,我国工业经济正在向智能化、绿色化、高端化方向稳步迈进下阶段,随着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,工业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回升向好态势
- 伊朗和以色列互相发起新一轮军事打击
- 濉溪县濉溪镇:烟火气与文明范共融 持续提升城市品质
-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东莞赛区首场测试赛顺利举行
- 李龙河:大爱无声三十载 苦难浇灌幸福花
- 稳就业·保民生:政策、平台与企业如何联动?
- 张四新:无偿献血让生命更有意义
-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东莞赛区首场测试赛顺利举行
- 广州黄埔区创新“链上党建”模式 政企共建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